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诗词名言复习 >>
2008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专题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5-04


一、感受题型
1.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2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②诗中名句“          ,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

——《荆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黄冈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二、考点梳理

    (1)理解诗词的内容;(2)理解诗词的主题;(3)理解所表达的情感;(4)理解诗词的意象;(5)理解表现手法和作用;(6)理解诗词的语言特点;(7)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8)理解诗词的意境。

三、解题指津

(1)了解背景资料,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和意蕴;(2)了解诗人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体会诗句的含义、情感;(3)了解特色词、句,分析理解深刻情感、哲理;(4)了解修辞和表达特点,品析形象、意境;(5)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的类别。

四、实战演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引用     和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无限       之情。(闻笛赋 烂柯人 悲痛惆怅)

(2)颈联          ,         两句,尽显     的气概。蕴含了                 的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慷慨激昂  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3)尾联点明    题意,表现了诗人       的意志和       的精神。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从题材看属于    诗,其用意是咏    ,表现方法是         。(咏史诗 怀 借题发挥)

(2)诗人借     和      的故事,表现诗人              之气。(周瑜 曹操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颔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明      和     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比喻 国家命运  个人命运)

(2)颈联巧妙借用      和      两个地名,写出了     的险恶和      的危苦。(惶恐滩 零丁洋  形势  境况)

(3)尾联以      的抒情方式,表明了诗人          的决心。(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中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句是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            ,          ,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由心中有所     ,到心胸     ,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过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郁结开阔)

(3)          ,           的千古名句,表达了       的情怀和深邃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旷达  哲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潼关险要的两个字分别是     和     。(聚 怒)

(2)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和批评的名句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表现诗人无我之境,物我合一的诗句是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真意”和“忘言”的意思分别是       、       。(生活的真谛  无法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表明诗人理想的诗句是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一句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情怀。(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中显示新奇、豪迈的比喻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从军旅生活的角度写塞外奇寒的诗句是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

(3)            ,           一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在结构上起       作用,为下文写       的场面,营造气氛。(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送别)

(4)“雪上空留马行处”把送别的     延伸到了远方。(思念)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一二句一方面表现         ;另一方面又表现了         。(答:离别的忧伤  离别的轻松愉快)

(2)三四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答:比喻 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望  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1)从第一句的    和     ,可以看出词中的女主人公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从     上,引出悬念。(答:独  望江楼 情节)

(2)体现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痛苦的句子是:           。(答:过尽千帆皆不是)

(3)             一句,既描写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自然景象,由预示着它的      也将像流水一样持续下去。(答:斜晖脉脉水悠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答:异  衡阳雁去  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

(2)下片            ,             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答: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上片中“     ”、“      ”描写群众出猎的盛大场面与“       ”的少年狂气相辉映,充分体现了词人风格的豪迈。(答:千骑卷平冈  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2)下片引用“      ”和“       ”两个典故,表达了词人要      ,      的爱国精神。(答:遣冯唐  射天狼  报效国家  关怀国家命运)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运用“          ”和“         ”两个外在的行为表达词人内心浓重的哀愁。

(2)下片中表现词人思想活动层次的词语有:“    ”、“     ”;结尾“创意出奇”在于把“     ”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构思新鲜,手法奇特。(答:(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也拟  只恐  愁)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上片有写军中生活的行事的壮美:      、     、       、        、        ;下片有写战斗场面的激烈,如           ,            ;表达直接作者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议论:            ,           。(答:看宝剑  听号角 分麾下炙翻塞外声  马作…弦惊  了却……身后名)

(2)全词极写“壮词”,与“         ”构成了鲜明对照,情绪由    壮而变为    壮,充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答:可怜白发生  雄  悲)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1)开篇由雎鸠“关关”的鸣叫,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联想到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的情形,这是一种“    ”方法。(答:兴)

(2)诗中描写小伙子梦中与心爱的姑娘亲近、相处的方式是:       、       。体现了         的情调。(答: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健康明朗)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中“蒹葭”与“     ”的形象互相辉映,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种朦胧美。(答:伊人)

(2)“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现了男主人公追求爱情的      的历程;“宛在”表现了他            的心情。(答:艰难曲折   可望不可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河北省中考必背古诗词40篇及历年真题考点
2022届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诗歌鉴赏总复习
中考复习专题:古诗词阅读
诗词复习——李白专题ppt课件
初中古诗词常识
初中熟读背诵的古诗文ppt课件
初中熟读背诵的古诗文122篇(首)含译文(按年级分类)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类型及常见情感ppt课件
初中古诗背诵ppt课件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
第二轮中考古诗词曲鉴赏复习ppt课件
2013-2021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分类整理——诗词鉴赏
千锤百“炼”的智慧---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
千锤百“炼” 的智慧————古诗词鉴赏“炼字” 专题ppt课件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ppt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打包40套,含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19年诗歌鉴赏真题汇总(九年级)
初中毕业古诗词曲理解性默写练习
2021届中考课内必背古诗文
2021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试题汇编——古诗文
2021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汇编: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中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
中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与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古诗词比较阅读》教案及课件
《对联诗词格律知识》练习50题
2005-2020年北京市中考古诗文汇编
2020年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古诗词汇编
部编本初中语文的24个古诗词典故
2020年初中古诗文背诵复习资料(部编版)
2020年江西省中考复习专题: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言文大全
2020年中考对应性训练题(一)——诗歌赏析
部编新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分册目录
中考专题:诗歌阅读指导ppt课件
品味诗歌中的形象ppt课件(30页)
江西中考诗歌阅读专题ppt课件
托物言志ppt课件(1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汇总(七至九年级全)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